现代快报讯(记者 冯茜)“残联工作酸甜苦辣都有,忙碌中不乏感动,这份工作不仅能帮助和我一样的障碍人士,也让我获得被需要的满足感。”南京栖霞区栖霞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殷昕媛说。
△正在街道残联工作的殷昕媛
【资料图】
3月7日,当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栖霞街道残联时,1997年出生的殷昕媛,戴着“小耳朵”(助听器),正为准备“三八妇女节”活动忙碌着。2018年开始,在栖霞街道招聘会、职业培训、文化活动现场,在帮助障碍人士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线,人们总能看到这个年轻女孩的身影。
从初出茅庐的“菜鸟”变身街道残联工作的主力
“三八妇女节要到了,我们办了女性专场线上招聘会。”殷昕媛介绍着残联最近的活动。挖掘适合障碍人士的工作岗位,是她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“就业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,我们街道障碍人士的诉求我都清楚。”如今26岁的她,对工作得心应手,而四年多前,刚入职的她还会因为工作中的交流沟通而手忙脚乱。
2018年,大学毕业不久的殷昕媛,在就业和升学的纠结中,偶然看到了栖霞街道残联的招聘信息,“能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人,这份工作很有价值。”殷昕媛患有听力障碍,一直戴着“小耳朵”(助听器),她比任何人都明白障碍人士生活的艰辛。
2018年7月,殷昕媛正式入职,成为街道年纪最小的残疾人专职委员,新工作让初来乍到的她颇有压力。“最主要的困难是跟障碍人士的交流,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,跟他们说话各方面都要注意。”原本觉得自己能感同身受,但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,特殊情况很多,“比如儿童,家人会非常在乎隐私保护,所以往往需要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单线沟通方式。”
习惯观察,喜欢实干,在逐年累月的工作中,殷昕媛成了街道残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主力。残疾人来到街道服务大厅办事有诸多不便,殷昕媛便申请在大厅专门设立残联事项办理绿色通道,障碍人士随到随办;在办事窗口放置残联业务宣传册,协调区残联配备了眼镜、助视器、轮椅、拐杖等辅助器具,供残疾居民使用;引导各社区建立障碍人士微信群,帮助街道残联倾听障碍人士的呼声、回答障碍人士的疑问、发布相关助残政策。
这个“95后”女孩小小的身躯里,蕴藏着巨大的能量。
截至目前,她共受理残疾人证办理、乘车卡开通等残联事项400余件,助残微信群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壮大到约700人,数据是她工作成果的直观证明。“如今在工作中,已经感受不到她曾经的稚嫩了。”对殷昕媛的飞速成长,街道残联的前辈们都看在眼里。
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,95后女孩反被治愈
殷昕媛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,常常反被治愈。“一些爱心企业会专门为障碍人士提供岗位,对于有就业意愿但难以出门的重度障碍人士,我们特意为他们提供了远程办公技能培训,成功帮助3名障碍人士实现居家就业。”
这3名成功就业的人士中,有一名让殷昕媛印象深刻。“我们之前通过上门入户,了解有工作意向的障碍人士。有一位30多岁的女性,因意外导致腿部残疾,但她很少依赖别人,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。”殷昕媛说,腿脚不便的障碍人士做家务非常困难,但这位女性的家,让她眼前一亮,“讲真话,看到她家我内心既触动又感动,很难这么具象、直观地看到一个人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。”在往后的生活中,殷昕媛也常以此为动力,激励自己积极面对困难。
△殷昕媛(右一)带领障碍人士团队取得直播带货比赛二等奖
工作中,殷昕媛也在不断接触新鲜事物。2021年,街道残联做了一个直播带货大赛,殷昕媛带着四人团队,一路突破重围,拿到了二等奖。“我们一共做了20多场直播,最高在线人数超过3000,卖了几千块钱助农产品。”这些直播的“小成绩”,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学习、复盘,“每次直播之前,我们都会设计环节,有时是书法、有时是文化分享。每场直播后,我们会梳理话术、语言逻辑,争取下一次表现得更好。”从一无所知到成为“专家”,小团队的付出,不仅在屏幕的弹幕上获得了支持,还带动了街道障碍人士群体的直播带货热,“有一部分人跃跃欲试想加入进来,我为他们尝试新事物的积极性感到很开心。”
2022年,街道举办障碍人士专场春招。招聘桌前,殷昕媛又遇到了让她感动的故事。一位和她一样患有听力障碍的男士来求职,“他说话不太方便,我们就用纸笔给他作介绍,因为写字跟不上他表达的速度,所以他当时很急。”殷昕媛看到过不少这样的情况,“站在他的立场上,我们做的不仅是招聘工作,还有对他的精神宽慰。”看到求职者的状态,再反观自己,殷昕媛愈发感到做实事才能对得起身处的职位。
“自立自强,障碍人士同样拥有美好的未来”
为帮助障碍人士就业,殷昕媛积极联系辖区企业,挖掘适合障碍人士的工作岗位。街道年均举办障碍人士专场招聘会4场,帮助10余名障碍人士实现按比例就业。殷昕媛积极与街道“残疾人之家”联系,推荐10余名障碍人士到“残疾人之家”从事辅助性就业。
△正在为障碍人士提供就业咨询的殷昕媛
“残联工作不仅要靠耐心和爱心作铺垫,更需要多些沟通和交流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。”这是殷昕媛在工作中最大的体会。
殷昕媛希望:“轻度障碍人士,特别是有一定学历的朋友,一定要自立自强,走出去,多学多看,不做井底之蛙,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。”越来越多就业机会向障碍人士放开,殷昕媛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现在,殷昕媛非常重视障碍人士文化工作,她认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,但精神是否富足同样不可忽视。“我们最近在‘残疾人之家’中开展了不少阅读活动,目的不仅是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,也希望他们能学习专业技能,创造更好的未来。”
(受访者供图)
关键词: